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5章 造纸

过了年初五,村子里陆续有人过来走动,寒冬腊月大家伙没事干,就带着孩子们过来串门,只要是相熟的人家,宋家人还是欢迎的,宋阿麽还会拿出糖果零嘴这些招待他们。

这天村里的妇人们聊到了孩子们的学业,庄户人家送孩子去学堂的寥寥无几,这几年约莫是年景好了,家里粮食丰收,也有些人动了心思,想让家里小辈去学堂识几个字。

“咱们不求他能做文章,只要认得几个字,出门不被人骗就行了。”

“宋家阿麽,您家大孙子当初去的那个老学究那儿怎样,一年多少束修?”

宋阿麽想了想,比了个数字,高昂的学费让人咋舌,得知笔墨纸砚还要自己另外买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打了退堂鼓。

其中一个老阿麽抚了下自己的胸口,连声道:“哎呦呦这么贵呀,这光是束修都抵得上半年的嚼用了,还不算笔墨纸砚,谁人不知那笔墨纸砚才最金贵的,一刀最便宜的宣纸也要八吊铜钱了,光是识字,那也太划不来了。”

众人也纷纷感叹上学不易,并且在心里莫名觉得宋家此举不一般。

回去的路上他们还不忘议论呢,说宋家到底多少家底,能供宋大郎上了三年的学堂。

“当初宋家人搬过来的时候我便知他们不一般,你瞧瞧谁家举家迁徙,从大西北一路逃到京城,还能有余钱买下这么老大一栋宅子的,就他们原先的那宅子,就是咱们村里也没几个人能买得起的。”

“买不买得起那是人家的事,咱们管那么多干啥,前两年土豆红薯刚出来那会子,朝廷可也没少嘉奖他们家呢,我看这宋家啊,迟早飞黄腾达。”

“先别管人家会不会飞黄腾达了,我得回去跟我家老头子商量商量,要不要送我小孙子去学堂,这钱我们家也不是出不起,可一下就交这么多钱,也有些肉疼。”

闻言诸位立刻作鸟兽散,各回各家,都是回去跟自家人商量着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堂的。

有的人家有心想送,可听到那学费后就有些犹豫不决,毕竟对于一个庄户人家来说,一家子半年的开销那也不是少数了,只是为了学个字就花了,委实有些狠不下心。

至于宋家,宋家的小孩子都能认一些基础的字,宋爷爷的意思是,就不送去学堂了,宋春临也是这么想的,大景朝并没有科举制度,他只听说顾逢云有意搞一个出来,但此举触及了太多世家贵族的利益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且就他家里的知识储备量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