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9章

——对,这是羞辱。

哪怕徽钦高二人并不是他的直系血脉,但当赵佶和赵桓□□着上身,身披羊皮,脖子系绳,被金人牵扯着拖拽,跪伏如羔羊般低首,向着金人的太庙献礼的时候。

大宋,这样一个王朝的颜面,就已然荡然无存了。

不论往前追溯到赵匡胤本人的年代,还是往后延续到天幕最初透露的殉难,跳海的血脉,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只要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宋人这样一个身份。

——他们就都被羞辱了。

像被人抽掉了最后一节脊椎骨。

大宋再也没办法直起身,再也没办法直视前方了。

它从精神上被摧毁了。

从此,满江红遍的鲜血浸透了史册,却再难染亮一轮光明正大的赤日;西江月明的碧波奔流不歇,却只能再作田园归居的恬静。

永遇乐不曾快乐,破阵子刀锋对内,南乡子的壮怀激烈,最后只剩丑奴儿在旁,空叹一句:

……“却道天凉好个秋”。

没人能再把大宋的颜面挽回。

于是赵匡胤痛骂。

可是越愤怒,换来的是越发的无奈甚至绝望,是李白口中“拔剑四顾心茫然”般的惘然。

他一生功过很难评说:

后周太/祖郭威,在后汉幼主当国,四方起义,风雨飘摇之际,四处征讨,替后汉的孤儿寡母守住了江山,安稳了政局。却因为战功赫赫而被幼主忌惮,最后阖家老小悉数被诛,只留下了当时在他身旁的侄子郭荣——或者说柴荣。

他最后黄袍加身,是因为血海深仇不得不报。“婴孺无免者”的绝望,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没办法再对犯下这样罪行的杀人凶手忠心耿耿。

——但赵匡胤呢?

他几乎完美复刻了郭威的剧本,孤儿寡母,重权在握,可是比起郭威绝望与悲痛的咬牙切齿,他更多了几分先下手为强的狠厉。于是在未来尚且笼罩在迷雾之中的时候,他拒绝去揣测那位少帝的良心和宽容,跳过了为人忌惮这个理由,直接为自己披上了黄袍。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混沌的漩涡,他用绝对称不上光彩的手腕,抵达了和郭威相似但不同的结局。

他为了结束五代十国节度使割据一方,武将权臣以下克上的乱局,在文化下降,世风颓靡的年代高举重文轻武。将肆虐张狂的力量关进囚笼,将消沉暗淡的文明释放恢宏。然而最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