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5章

正因为韩维曾经是他的心腹,在知道对方未来的立场后,赵顼对他的愤怒才会更加深沉。

韩绛这才会惊慌不安地,试图替弟弟还债。

——今年是熙宁三年,韩绛已经五十八岁了。

他的父亲韩亿曾经官至参知政事,太子少傅,在同知枢密院事的时候,提倡并推动了《神武秘略》的编撰,要求将与党项族的交易控制在官府手里,防止奸细自由出入民间,为范仲淹所赏识,娶的妻子也是曾经宰相王旦的女儿——哦,后世人还讽刺过他这位外祖呢。

这样的一对父母,治家又很严谨,自然有在努力培养孩子之间的感情,教导他们孝悌之道,要求他们相互照应。

韩家有八个儿子,韩绛排行其实只在第三。

长兄如父这四个字,怎么也不该说的是他——但是大哥韩纲不争气,性苛急,不能抚循士卒,仁宗时期把自己手底下兵硬生生逼反了,最后按弃城罪处;二哥韩综仁宗年间就早逝离去。

下面几个弟弟最能依仗的兄长,确实只有他了。

韩绛满身风尘的进了城。

在赵顼登基的时候,他就已经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如若没有天幕插手,他本该在今年升任昭文相——也就是宰相中为首的那个存在。

而现在,他在经略陕西。

他在替被困在京城之中的皇帝以及那位新任的参知政事探访地方,用自己的眼睛成为对方的眼睛。

他在城中逛了三日,观察了三日民生,才终于和被他授意姗姗来迟的大部队会合。

韩宗师看着亲爹疲惫的脸,眼泪都快要噼里啪啦往下掉——他是个孝顺的性子,甚至因为不想离开亲爹的身边,多次想要辞官回家照顾老父亲。

但韩绛没理会儿子这有时候真让老父亲又气又发愁的脾气,简单收拾好自己的仪容,就命人摆开依仗通报当地属官——他要看看这地方的官员是不是又有虚报瞒报地方实情的。

但虚报瞒报还没查出来,他却猝不及防收获了一个“惊喜”。

青年人唇角含着笑意朝他举杯,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褒美之词,一句“儒苑昔推唐吏部,将坛今拜汉淮阴”简直宛如舌灿莲花恨不得把韩绛本人吹捧到天上去。

汉淮阴说的是韩信自然容易理解,唐吏部说的是哪位?——韩愈啊!

一文一武两个姓韩的名人结合起来就是你韩绛韩相公,怎么样,这马屁拍得可以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