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0章

然后地还没来得及弃,司马光就死了,西夏当时的国主李秉常也死了。

这两个人的死,使得北宋和西夏内部的局势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北宋是之前我们提到的,苏轼遇上的旧党分裂事件,蜀洛朔党争。】

什,什么?

大部分人的思维还停滞在弃边这样丧权辱国的大事之上,没来得及转过弯来,就被这个本就不算熟悉,只出现过一次的名词给绕晕了。

过了好半天,他们才想起来所谓旧党三派的划分,但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对后世人忍不住又是一阵无语:

不是,后世人你这跑题功底是真的……让人惊叹啊(恼)

可再恼火他们也无力改变后世人的话题,只能任由它继续再跑偏的路上一路狂飙。

【蜀洛朔党争的导火索,说起来相信大家都会觉得离谱。

是司马光死后,很多朝臣想借着朝贺大赦的机会去吊唁他。

结果当时已经成为洛党代表的程颐站了出来,表示不可,说孔子当初在为人吊丧这一天哭泣过,那他在这一天里就不唱歌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吊唁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

那么怎么可以“贺赦才了”就去吊祭?这是不合礼制的啊!

额,就很符合大家对于理学迂腐的刻板印象,真不愧是你程颐捏。】

程颐:……

他已经听到周围有人窃窃私语,甚至在偷偷嘲笑他的理念了。

——北宋中期的学术氛围,是一个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难得同样多元且繁盛的时期。尽管大多学派依旧以儒术为宗,然而各家吸取的佛道杂家因素不同,对于经史子集的解读也不相同,于是主体思想也就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对于程颐这样的想法,也就有着不少青睐更为灵活些学派的官员,不吝惜于自己的不解和内涵之意了。

【而当时已经荣登中央的苏轼……大苏学士那张嘴是个德行,大家懂的都懂。他又是个什么样的脾气,也是众所皆知。

这样讽刺老古板的事情,完全没想起来自己身上还背着个蜀党精神领袖的担子,他当然是一马当先,讥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定的礼仪,跟孔夫子压根没什么关系。

瞧瞧,瞧瞧。大苏学士这不仅仅是在嘲讽程颐迂腐古板了,直接内涵他学艺不精,将来还指不定落得个枉死的下场了。

您的语言艺术也是真的,令人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