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0章

就因为其职责的重要性,不少掌书记还和节度使接近同吃同睡,是要和节度使家里人见面的“入幕之宾”。

至今杜太后见了赵普还喊的是赵书记呢。

赵匡胤ap;赵光义:虽然则平有的时候确实没干什么好事,但是他已经够能干了……(无辜)

大臣:……呸。

就有熟悉当年赵匡胤时期朝堂的大臣,小声和身边人抱怨起来:“太/祖皇帝曾经对那位称赞过前枢密直学士冯瓒是当世罕有的奇材,想要重用对方。”

被抓住抱怨的官员对此倒不熟悉,渴望吃瓜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无声催促着故事的后续。

那老大人也就冷哼一声:“那位可不就嫉妒了?”

“冯瓒最后是被流放到沙门岛的。”

他意味深长留下这样一句话,转过身正对上赵普带着狠意的目光,颇为无辜地露出茫然之色来,好像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宰相看上一样。

笑死,仕途本来也就这样了。赵普多聪明的人啊,能踩着赵家兄弟的底线挤兑对家的存在,哪里会冒着让赵光义跟他翻旧账的风险针对他。

摆了,不如吃瓜。

【除了他以外,被称为宋朝贤相的王旦,办事依照的都是祖宗之法,面对真宗搞得天书封禅这样的荒谬事也没能大胆劝谏。】

这就尴尬了。

赵祯默默地揣起了手。

王旦是被他塞进去给爹配享庙廷的。

底下的大臣也看出了皇帝的尴尬,试图给王文正公挽一下尊。

“封禅之前契丹突然奏请每年另外给予钱币,是王公提出以微小之物轻视对方,将岁币中的各种物资各借三万给契丹,并且晓谕在第二年岁给额内扣除,让契丹感到惭愧的。”

“第二年又大度地免除了契丹去岁曾经借走的六万金币,仍然按照常数给予,体现了我们大宋的大国风范……”

说、说不下去了——!

本来努力挽尊的臣子扭曲着一张脸,掩面无言继续。

他原本还想进一步阐发说这是大国仁义之风,然而后世人那句大怂简直有毒吧!

怎么,怎么越说……

越说越感觉,这样做就是很怂呢……

另一个人试图接力:“西夏李德明当年来书,明着说百姓饥荒,求取粮食一百万斛。其实是恶意勒索,违背了刚刚缔结好的盟约。百官都请求下诏书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