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3章

未来怎么可能有个皇帝还干着木匠的活这个皇帝还正好跟他共用同一个庙号人生经历还有一些微妙的像呢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一定是做梦……

【对,大家伙没有听错。

冷知识,明熹宗天启的熹字,不念熹字做微光解的xi音,实际上念“悊”(zhe)音,而义同“哲”。

所以,明熹宗≈明哲宗——没想到吧?意不意外?懵不懵逼?】

后世人的恶趣味已经透过屏幕快要凝聚成实体了。

赵煦面无表情这么想着,认真开始考虑起来自己把耳朵捂住,在躲开后世人调侃的前提下依旧听到有用信息的可能性。

——好痛苦,好像没有。

【如果单纯从谥号来看,哲是个美谥——毕竟汉朝以后,不能给皇帝上恶谥就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潜规则了。

知人曰哲;明知渊深曰哲;官人应实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识微虑终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总的来说,哲这个字的本意就是“知”,是夸耀人有智慧,贤能明智的意思。作谥法解释的时候,也主要是在夸赞君主个人的才智、眼界,以及识人用人能力。

我们用后世人的眼光去看,天启用这几条,那反讽意味实在拉的有点满。但赵煦和这几条的契合度还确实挺高的,很符合他少年老成的聪明人设。

这就是宋人很高级的阴阳手法了。

毕竟继位的徽宗虽然是个草包,大权被太后拿走了不少,但是到底已经十八,在亲哥庙号的问题上远比当初哲宗说得上话,讽刺太明显容易吃不了好果子。】

所以果然有他那位嫡母的身影在是吧。

赵煦翻了个身,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的变化,甚至称得上冷感。

让他猜猜怎么个讽刺法——反讽他其实不知人?哈,旧党也就只能拿这些细微之处给自己争争面子了。

【皇帝确实聪明啊,但他真的“官人应实”了吗?他真的“明知渊深”,胸襟气度有深渊一般的不可估量吗?

旧党的小聪明啊,以己度人,觉得后世的文官看了他们立场写出来的史书,自然会“明悟”皇帝对新党党人的“纵容”,打压他们这帮为国为民的“君子”,那反讽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啧啧。】!

第132章

后世人光明正大的嘲笑在半空中回响,含着轻蔑的讽刺明晃晃地直奔在座旧党的颜面而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