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章 诸葛四友隆中相聚

南阳郡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的一个草庐里,几个年轻人此时正在谈笑风生。

一个身披鹤氅、羽扇纶巾、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的年轻儒生眉开眼笑地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哈哈哈哈!”

这个年轻人正是诸葛亮,此时他刚好二十七岁,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孔明啊,我们哥几个可是有日子没聚了,哈哈哈!”徐庶感慨道。

另一个年轻人嗔怪道:“有些人呐,一当了官儿,就把原来的朋友给忘了!”

此人名叫石韬,字广元,豫州颍川人,与徐庶是同乡,初平年间二人一同来到荆州避难。

徐庶摇头苦笑道:“广元呐,你这话打击面儿可就有点儿大了吧,一下子可不只得罪了我一个人呐!若说为官的话,州平才是真正的官呢!我这算什么呀,只不过是新野县令的一个门客而已。”

一个身材魁梧、精神矍铄的年轻人道:“元直,人家广元说你呢,少在这挑拨离间。我这也是没办法,子承父业嘛,谁让我有一个当太尉的爹呢!父命难违,如果自己可以选择的话,我才不愿当什么狗屁中郎将呢,远不如闲云野鹤逍遥自在。”

这个年轻人叫崔钧,字州平,其父曾经是当朝太尉崔烈,后来被董卓迫害入狱。

崔钧为了替父亲报仇,从此便走上了仕途,当起了虎贲中郎将。

又一个年轻人道:“哎呀,你们就不要互相挖苦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有道是:强者入世,智者出世。虽道路各别,最后却都殊途同归,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求同存异的。”

这个年轻人叫孟建,字公威,颇有治国之道,又精通兵法,至今与诸葛亮一样,隐居在荆州。

诸葛亮又道:“今天我们大家能聚在一起,可要感谢元直啊!若不是他组织,指不定我们何年何月、何时何地才能欢声笑语、齐聚一堂呢,哈哈哈!”

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郡人。

他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先是跟着叔父诸葛玄去了豫章。

后来诸葛玄被罢官,又带着他们来荆州投奔了刘表。

徐庶、石韬、崔钧、孟建都是诸葛亮的好朋友,人称“诸葛四友”

除了弟弟诸葛均,诸葛亮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哥哥诸葛瑾去江东避难,后来被孙权相中,在其手下做了长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